家乡的夏夜
许昌市智慧小学 五(2)班 马艺帆
夏天到了,夏天是我们小孩的天下,想去哪就去哪,想怎么样,就怎么样。
到了晚上就会有吃晚饭的比较早的,开始吹集合号(河南话):小孩儿们,出来玩,玩到天黑我请饭,大盘鸡,炸屎卷,吃了长个猪尾巴儿。正在吃饭的小孩们一听到这“集合号”就会吃得很快。吃完,爸妈问:“去哪?”,“去大街上玩儿会,一会儿就回来了”。其实,这一会儿可是从傍晚六点一下子玩到夜里八九点。
呼啦一下孩子们都到齐了,每人拿着一个电灯和一个塑料袋。去哪?原来是去摸蝉皮呢。有些大人看着有趣就也加入了孩子们的队伍中来。
经过的柏油马路上会有老头儿老婆儿们,他们把席子铺在地上,抱着小孙子,在席上乘凉。
偶尔会有停电的时候,那时的太阳还没落山,卖凉皮的骑着小三轮儿在大街上叫卖(河南话):“卖凉皮儿——谁要凉皮——” ,有些孩子就会在村子西头儿大声的应声道:“我要脸皮儿——我要脸皮儿——哈哈哈哈——”。
到了七八点,天还是没有完全黑,还是很燥热,还是没来电。人们推着三轮儿,拿着扇子,还有人拿着收音机听着戏,带着席到柏油路上凉快:有人躺在席上睡觉,有人给小孩扇风,有小孩在你追我跑,有老头儿们在谈论“国家大事”——新闻,有女人在扇着扇子聊天,还不时的拍腿打胳膊——那是在驱赶蚊子。
玩累了,等回到家里,你就会发现腿上,胳膊上,脚背上,手背上冷不丁的都会有个红疙瘩,痒,挠啊挠啊进入了梦乡······
(辅导老师董晓红)